游蚁网-正版游戏玩家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949|回复: 0

[杂谈] 换亲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147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7
发表于 2016-5-12 08: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以游结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含泪应承换亲,   

  青春成就长兄。   

  春心已随婚礼去,   

  恪守妇道终身。   

  事赶事恩报恩,   

  更是亲上加亲。   

  子女小集话人情,   

  爱心越过亲朋。——作者题记   

  仅凭几句粗俗不堪的歪言,的确让人难于琢磨。让我们透过两个特殊的家庭,从隐含在其间三十多年的辛酸感人的点滴往事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吧。   

  辛酸无奈的婚约   

  “听说海拴家的玉萍聘给黄土垴的长顺了,是真的吗?”   

  秋假回家途中刚走近烟袋沟口,突然听到一个妇女提起了长顺,不由得循声望去。沟口的小塘坝里碧水清澈,水下的礁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粼粼的水波像绸缎上的细纹,光滑嫩绿。成群的小鱼在水中快活地玩耍,有的轻轻游动,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吐着泡泡,有的贴在河底,一动也不动;五只小鸟在河面上空飞来飞去,不时地用翅膀拍打着水面,唧唧咕咕地叫着。   

  三个妇女正在塘坝堤边的石片上洗衣裳,她们一边洗,一边瞎扯农村妇女津津乐道的闲言碎语,衣裳中的肥皂沫顺着石片流进水坝里,瞬间就散得无影无踪。这三个妇女都是烟袋沟的人,问话的是“包打听”莲花婶。出于好奇,我躲在一棵树后,听起了她们的谈话。   

  “那还有假!这个月初六刚订的婚,香秀做的媒。”蓝叶娘振振有词地发着连珠炮。   

  “怎么可能呢!玉萍不是和臭臭家的利明搞对象吗?她怎么能答应比他大十二岁的长顺呢?”文霄娘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她想跟利明就能跟吗!她们家里的大事小情可是她娘那个相好的说了算的。”说到此处,蓝叶娘停了一会儿又神秘地说,“他们两家是换亲的。”   

  “换亲?你是说长顺的妹妹巧英要跟她弟弟玉海了?”莲花婶的眼睛睁大了。   

  “什么玉海?要跟她哥哥玉山。”蓝叶娘不屑一顾地回答。   

  “跟玉山!巧英愿意吗?”文霄娘仍然满腹狐疑。   

  “巧英倒是没说不愿意,玉萍虽然被迫点头了,但心里还是憋着劲的,她曾对俺家蓝叶说,假如那个老不死的死了,她还是要跟利明的。”蓝叶娘滔滔不绝地回答。   

  “那不是一句废话吗?要等她娘那个相好的死,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呢?利明也未必愿意等那个未知数。玉山憨不愣等的还真有福气,巧英啊巧英,你可是鲜花插到牛粪上了。”文霄娘愤愤不平。   

  “福气不福气倒是小事,关键是两家的人的称呼可就乱套了。”莲花婶似乎有点幸灾乐祸。   

  “那乱什么啊!巧英管玉萍叫嫂,玉萍也称巧英叫嫂不就得了。”文霄娘戏谑道。   

  “那可不行。依我看呀,到了长顺家,巧英管玉萍叫嫂;到了玉山家,玉萍管巧英叫嫂。”莲花婶也来劲儿了。   

  “你俩真能耍笑,听说两家人各自认亲,玉萍和巧英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快嘴蓝叶娘一本正经地回答。   

  ……   

  我的家乡地处太行深处,岭连岭沟套沟,沟沟洼洼零零落落分散居住,从沟底到沟口向外延伸,形成了若干个自然庄,每个自然庄就是一个生产队,几个生产队合起来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八十年代初期,公社被乡取代后,生产大队摇身一变成了行政村。黄土垴归杨家庄村管辖,烟袋沟隶属于板峪村,而北阳坡则属于土岭村的势力范围。三个自然庄隔山为邻,穿山过洼少的相距二三里,多者超不过六里地,要是绕大道少说也得十四五里。在靠两条腿行路的年代,人们走亲戚一般不绕大道。   

  长顺是我的表哥,是我叔伯姨姨的儿子。只因家穷三十一岁了,还没娶上媳妇。长顺哥没有出过远门,童年时期一直在黄土垴和北阳坡的姥娘家两点一线之间游走,在那高中普及的年代,五年小学四年中学(当时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一直也没有走出那道沟,要说去公社赶集,当时可是想也不敢想的,因为家里根本没有可花的钱。现在成为家庭主力了,也不过是赶集买点儿生活必需品而已。巧英比我大一岁,我们都是常住姥娘家的,她是我二姥爷的外孙女,虽是在一个院里长大的,但由于口羞,我从未叫过她姐姐。   

  几个妇女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我不相信,我为长顺哥能找上媳妇而高兴,但也为巧英要嫁给那个憨子而惋惜。说起憨子李玉山,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听说当年老师让他用成语“汗流浃背”造句,此人开口一句“板峪大队汗流浃背”引得满堂哄笑。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提不起的长裤子和那永远擦不净的长鼻涕,巧英真的愿意嫁给他吗?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问娘。听完娘的解释后,我茅塞顿开。巧英和长顺哥毕竟兄妹情深啊!自从姨父下世以后,长顺哥挑起了家庭重担,一把泥一把汗侍弄着贫瘠的三亩薄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并供巧英读完了初中。虽然没考上高中,但哥哥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巧英看在眼里,心中充满了感激。每当想起哥哥年过三十仍孑然一身,尤其看到娘常在背人处为自己无力解决哥哥的婚姻大事而自责流泪时,巧英的内心深处在滴血,钻心刮骨的内疚感油然而生。因此当媒人上门提亲时,巧英抱着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就哥哥婚姻的意愿,毫不犹疑地答应了。长顺哥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宁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愿意把妹妹推进火坑。看到儿子不同意把姨姨逼得干着急,有心劝劝儿子总觉对不住闺女,然而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那几日姨姨彻夜难眠,她的心都碎了。巧英可是铁了心了,她亲自给哥哥做工作:李玉山虽然长得憨,但人并不傻,只是老实本分而已,听人说他吃苦耐劳,有一股子蛮力,过了门也委屈不了自己。在妹妹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为了含辛茹苦为自己碎心的娘能够了却一桩心愿,长顺哥含着眼泪答应了这门亲事。更何况换亲的两个家庭彼此间都不用支付彩礼,只需为新娘子买几件结婚衣裳即可。   

  古朴热闹的婚礼   

  舅舅来送长顺哥娶媳妇的喜帖时说,长顺和巧英同在腊月十九办喜事,大家都早点儿过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腊月十八下午,我随着爹娘赶到黄土垴时,姨姨家的屋里屋外已经披红挂彩了。   

  大门上的一对双“喜”字格外引人注目,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回眸一笑百媚生。门框上的对联更是意味深长,上联写“一世良缘同地久”,下联配“百年佳偶共天长”,横批是“珠联璧合”。   

  冷嗖嗖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光溜溜的树木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在凛冽的北风中摇摇晃晃。婚礼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炉灶上的大锅里正冒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游戏

关于我们

游蚁网专注于正版玩家体验的提供游蚁网专注于正版玩家体验的提供游蚁网专注于正版玩家体验的提供游蚁网专注于正版玩家体验的提供

Archiver|游蚁网 ( 蜀ICP备2021018569号,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03号 )

GMT+8, 2025-5-7 20:45 , Processed in 0.05338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Software by Discuz! X3.4

© 2006-2014 游蚁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