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usq 发表于 2016-8-22 19:23:09

妹妹的村庄

最小的姨妹小静,结婚十年了,我还没有去过她的夫家袁家。
    3月29日,我和妻将该办的事都办完了,对妻说“我们到小袁家去看看吧!”小静听说我们要去小袁老家,邀了老五老六。
    小袁家在张八岭的乡下。
    车过了滁东,就进入村村通的水泥路,路面质量不是很好,一路有些巅坡。从担子出发,车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感觉,小姨嫁得好远。
    车出滁东的时候,越往前走,越透出乡下景象来,一路上,大片大片的空闲田和少量有油菜花、大片大片还没发芽长叶的白杨树和低洼处枯萎的芦苇,虽然将近暮春时节,可并没能闻到浓浓的春的气息。
    远远的听到车声,小静和小袁全家人都出来迎接。
    眼前的场景,让我有些讶异,我曾在头脑里无数次构想小袁家的景象,在高高的山岭上,一座小村庄,几幢老旧的皖北式楼房,房前树木森森……,而眼前的村庄,仅五六户人家,一律红砖青瓦的旧平房,大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建筑。小袁家一幢三间头住房,一幢单间的厨房,其他人家几乎一律如此。
    一见到这样的村庄,立马让人想到,这个村庄很年轻,没有较长的历史,似乎是人们路过此地,随意停留下来栖居一下,若干时候以后就要迁走。
    既然是随意栖居,就没有必要烦琐,一切从简,几间屋子,垒上锅灶能生存几日就行了。进屋以后,里面的摆设充分验证了我的想象,进门右手一间较正式的卧室与客厅相隔,客厅西头放一床铺与客厅连在一起,无遮无挡,我想,卧室里应该是让儿子媳妇住的巢穴,而与客厅相连的床铺应该是老两口休息的地方吧!
    这让我一下子回到二十五年前。
    二十五年前,我与担子结缘,是因为我行一行四个大学生到担子实习,当时是实习再生稻研究的一个项目。岳父老徐师傅是当地的能人,与我的老师是朋友。他的三女儿“小三”与我牵手到现在。当年,岳父家的居住环境不是如眼前的一样吗?简直就是原牌再现!
   二十五年了,张八岭的乡亲们的生活难道没有发生过变化吗?难道还在原地徘徊吗?
    其实不然,小静与小袁结婚的时候,他家就在担子划了一块地做了两层小楼,而今年初,又在张八岭街上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居室。
    小袁说,为了夫妻两能安心做自己的事业,将女儿放到爷爷奶奶那里照看,夫妇俩决定从今年起住到张八岭去。
    我想,大概还有两个原因小袁没说出来,那就是,他想让女儿自小就能体味到他小时候那种艰辛的生活,而自己又对父母放心不下,能回到父母身边尽一份孝心吧。
    不管是他说的还是我想的,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的所思所为,都燃烧着希望和情感!
    下午临别的时候,小袁父亲对我说,等二十多亩田油菜打下来以后,他要再种上二十亩大豆,将街上买的房子装修好,不能让儿子媳妇背上一分钱债务,小袁说等街上的房子装修好了,让父母都住到街上去,家里的老房子就放在那里,如果哪一天搞新农村建设了,老家这里的环境好了,说不定又要搬回来住,目前,孩子还小,他与小静两个人一年下来,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管生活,够了!他希望的就是能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幸福快乐!
    车开出去老远,小静和家人还站在村口向我们挥手,我看着这个年轻没有历史的曾经贫穷村庄,仿佛看见五六只鸟儿随意栖息在那片突兀在土地上,只作短暂停留,而她们的目标很远路途很远,蓄足了劲,就要再次起飞!而此刻,这个村庄,因为有小静和小袁,让我走近而想象,她突然如此生动!
      2012年4月1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妹妹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