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tph 发表于 2016-7-31 19:42:18

《夜读 · 凌波不过横塘路》

今晚读了北宋贺铸所写的《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首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味,词中还含着一个典故。

      

      彩笔比喻有写作才华的人。源于南朝江淹的故事。

      

      江淹可谓是个传奇中的人物,历仕三朝,六岁能诗,文章了得。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里,经历了三个朝代,三朝为官,伴君如伴虎,自是大起大落不必细述。

      

      最有趣的是他做的三个梦:

      

      其一,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其二,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据《诗品》,传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时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其三,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梦笔生花,江郎才尽,文通残锦都是源于江淹的故事。还是蛮有趣的,呵呵!

      

      读完了江淹的故事,睡意全无,自嘲一首:

      

      
                《七绝自嘲》
      
                  文/蓝调℃
      
               
      
               
                        闲来无趣苦吟诗,
               
                        蝶恋浣溪水调词。
               
                        伏案挑灯思贺铸,
               
                        江淹故事梦如痴。
      
      
               
      
                (城市,晚安,呼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读 · 凌波不过横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