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娘是我的婆婆,今年八十有三,和村子里年岁差不多大小的老人比起来精神、气色都显得格外好。娘每天除了伺候公公的衣食起居,还要给鸡圈里的十几只鸡,剁菜、喂食。其他时间还要做些手工活儿,用纸绳编小花篮来挣些零花钱。我们姐弟几人怕她辛苦,劝她只要照顾好公公和自己的生活就算了,可她总是说,干些活,能打发无聊的时间。要不然会待出毛病的。
虽然辛苦,娘却自得其乐。每当我们回老家看家。回北京的日子,娘一大早就开始了她的忙碌。用自己做加工活儿挣得钱去对门的馒头房给我和两个孙女分别买上十块钱的馒头,豆包。再把攒下的柴鸡蛋分装到几个纸箱里,让我们带走。
娘的勤快和辛苦我们看在眼里。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娘一手带大。一向身体健硕的公公四年前得了一场病,腿脚都留下了后遗症,行动变得不方便起来。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工作,娘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责任。娘有时对着公公发牢骚,但是手脚不停得为他忙这忙那,把公公照顾的干净利索。为了娘洗衣方便,我们给她买了全自动洗衣机,娘说太费水,还是坚持用手搓洗。
这两年,村子里的同龄老人相继去世。回去看她,她把自己为他们老两口准备的送老的衣服拿出来让我看了看。告诉我存放的位置,还对我说,应该提前准备些孝布,省的到了真有事的时候,让外人去买浪费钱。一辈子勤俭持家的娘,就连离世的这件事还在为我们考虑,想着怎样为我们省钱。我的眼里不仅蓄满了泪水,娘说:”谁都有一死,这是客观规律“。娘她们有自己挣得养老钱,却总是舍不得花,而对我们却又是极其慷慨。支援我们买房,陪嫁孙女,怕见不到孙媳,提前把孙子结婚的钱预支出来。
八十三岁的娘是初中毕业,是当时村子里少有的文化人。她的言语、谈吐、举止总是那样文明,得体。看电视节目喜欢收看《新闻联播》,孩子们高考的时候每天关注电视上河北省的招生信息。公公血糖高,看着<<养生指南>>做公公适合吃的饭菜。你跟她聊天,更多的话题是当时的世界时局,什么问题、南海问题、还有英国脱欧的事她都懂。我和孩子们听着乐,但从心底里更多的还是佩服。
娘岁数大了,我们回去的次数相对多了起来。最大的孝敬是陪伴。我们在家的日子,是公婆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没什么事情娘和公公也会拿着小板凳在我们旁边坐下,看着我们干活儿。这时她们的目光里是满满的幸福。
我做饭的时候,我会把娘叫过来,帮我摘菜。我们做着饭,聊着天。娘言语间总是有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娘觉得自己还有用,还能帮我们分担生活的重担。这就是她精神状态良好的的原因所在吧。
前几天回家,娘和邻居聊天,说是上边把八十岁以上的养老补助给取消了,我对她说:“没就没吧,好好活着,咱等着领百岁老人的补助。”娘说:“可别,那还不把你们累垮了。”我回答娘说:“受累也愿意。”
有娘的日子真好,有娘,无论岁数多大,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有娘,你回到家,就会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你。有娘,当你离开家,背后就会有温暖的目光相送。有娘,你就会想家,周末,你就会不用多想,开上车,向着家的方向出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