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的爱 发表于 2016-7-2 07:54:00

冬蕴

   

  文化、精神和生命,   

  力的抗争。   

  秋为冬储存热能,   

  走年的旅程。   

  历史不会冻结;   

  料峭与寒冷,   

  挡不住前行的生命。   

  如果以上所表现为诗歌标并以《冬蕴》为题,再以充满激情与投入并配以激昂之曲而朗诵的话,似乎确也会给人以有一定的意境,另还会还给人以好听的感觉。这是因为它有一定的节奏且较和谐——对艺术而言,节奏就是灵魂,和谐就是美;如果再谱之于曲子,那还可以用来唱,因为“诗”总配以“歌”相连而具特有的生命力。还因为,它韵律上口,如果再重视于“音准就是生命”的特定艺术表现形式话,那还真说得上是“文学艺术作品”了。然而我却不这样单一的认为,因为以我在此整体行文来说,这只能认为我是在追求“文美”或叫“形式美”,而没有向世人展示出我写此文《冬蕴》的主旨和思想的聚焦以及那应具通俗的具体内涵和所指客体,更不具备哲理性并符合逻辑性命题的条件,它只满足了艺术“修辞”的活性功能和文学上“秀”的光亮,因而此诗至多只属于文化范畴中的一个带有文学艺术性的对应点。这原因应归结为:要实现文化【文学】物能的最大活性能量值,按“诺奖”获得者“莫言”的观点,那就是: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为此结论,要达到如此高度,不具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人是望城莫及的,而只追求文美或形式美更是不可企及。在此可以肯定地说:要让一个灵魂的唤起,那么一个文化人没有对客观世界认识论的深度的并具立体性的和特别是对具哲理性的思考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文化人都有其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并是相对独立的认识论,即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且常常将与之相对应的观点和立场来对待自己所面对的不管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本身,还是对世界、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还是对人生,他都会在自己所诠释的认识论的前提下,以这种自己持有的观点和立场做出相应的回答。于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要求说:对一个文化人,如果只满足或追逐于眼前的“复制”式的说教,奴性式的赞誉与灌输,说教式的“鼓动”和“道理”,形式上的秀饰与包装,自我陶醉式的标榜和自拔,我认为是不仅仅是远远不够甚至应该尽力摒弃的,因为这样的话他不能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因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他当然地应该具有在褒贬时局中具“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的智慧与灵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概和底蕴;“嫉恶如仇”“拔刀相助”的胆识和内力;甘愿“离群索居”“不求闻达”的气量和准备,以及敢为世间不平鼓与呼的素养和胸襟,还有也是最重要的是,自身要有对历史真正负得起责任的使命和由内而发的义务感等等才、胆方为可行。这是因为,有时一句真话的价值具可以改写一段历史的力量!——一个在懵懂中的灵魂,他只有在这种同样是用灵魂的力量呼唤下,才能惊醒和唤起。   

  我们还应该从才、识、胆上认识到,认识论的最高值或者说是最高境界就是追求智慧和灵性来服务于社会和谱写历史。为此智慧表现为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和对规律的探索,还表现为在前者基础上更为广博而深远的思维品质以及作为一个认识主体的人而应该具有的高尚的德行修养,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和素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你具有了这样的做人的底蕴,才能让你在认知世界和在社会实践中达到那种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天人合一最佳效果,那这一效果就是我们最高追求的和期望实现的灵性或者说我们才会可以骄傲地冠之于你的所作所为已闪现出灼眼的“灵性之光”!为此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灵性源于智慧,是比理性和一般素质更高的一种智慧。这是因为最高的境界即灵性境界常常不是由理性或一般的素智能推出来和描述的,就象理性推不出上帝与智慧不等同于信仰,和一般的才智容易让人进入死胡同一样。当然我们不应该排除将理性作为夯实智慧与灵性基础的平台的理智型思维品质。   

  另,历史展现是由文化来呈现其演进过程的,也可以说历史的谱写是非文化莫属!而文化的始作俑者也就非文化人莫属了。为此,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在历史的每一个演进过程中将深嵌着你的脚印,你的呼声乃至呐喊以及你的每一个举手投足。这可就真说得上是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重于生命了。也为此也可告诫:文化人绝不能以“号称”而自居。   

  再从另一层面来说说,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文化人向人们展示了太多的命题,都在祈望人们能认可而极力向人们说明“这就是真理!”。然而在人们认知过程和在历史的演进中同时也是在不断地实践证明中却反映出太多的歧义和争论,于是不知又被了多少的命题。面对波澜起伏,汹涌澎湃不乏大浪淘沙、险滩恶流的史程演绎,这时经验论者得出了“成王败寇”的历史轮回结论;理性主义者说:命题除逻辑检验是否属“伪命题”之外无对错之说,她只靠能否用事实来证明而支撑。如此说来这又给人好像“说了等于没说”似乎真理并不存在一样的感觉。其实不然,对于一个文化人对他的最大考量就是:不是向世人得出多少的答案,而是向世人提出了多少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一个文化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那么思想的问题,如果不理解自己的对立面,就没有可能推进。为此,认识论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   

  让我们来俯视当今: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是:人类──价值冲突──无法解决,然,哲学就是为这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存在的。为此如果你对眼前的世界感到困惑而迷惑不解的话,那我就要说:这就对了!因为哲学就是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指导人们去正确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极强生命力而展示世人的,否则何为哲学?停止哲学思考算了。你能认可这样说,那就已经说明你在思考问题并已提出了问题正在寻求解决问题答案。为此就可以这样说了:只要你考虑问题,你就是在进行理性思维;只要你对自己的理性思维中进行一番抽象,你就迈进了哲学的门槛。难道不是吗?   

  按圆融哲学的观点我们来一个简单的演绎: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中,她多像是那无极的大海,在这大海之中,那无数的文化人对真理的探索就像是这海中占据着否定和肯定的岛屿而相对应,只不过这岛屿有的很大,人们一般冠之于“陆地”,有的小些或很小,人们就称它为“岛”。有的海拔很高,有的很低,但她们都因海的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