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周信芳的唱腔艺术
周信芳是水深火热年代诞生的一朵奇葩,在二十世纪的风云舞台上谱写恢宏篇章.炮火声中不愧良知筑心房,和平自由时驰骋舞台复攀登.虽然在阴霾笼罩的”文革”年代,一出好戏让他蒙受亘古奇冤,但是天佑英才,痉挛过后,历史不会忘却他的魅力,风云平息,麒派艺术已然大地回春,万人追捧.“麒麟童,本名周信芳。宁波人。母为女伶。北京喜连成科班毕业后,以上海为著。”《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所著时,周信芳时年二十五岁,蜚声南疆。1927年,周入天蟾舞台,五年开拓,孕育麒麟派成熟风格。而众所周知,周自十五岁破音到后期恢复,发音音域也只有八个音程,而在这八个音程的音域中,他唱得最舒服的也仅仅在三五个音程之中。演唱艺术本钱如此之少的周老,又是以何能给我们留下唱腔影响广泛的麒派呢?
我想,这与他在对于老生唱腔艺术创作上与有开创意义而独树一帜的谭派艺术的痴迷学习大有关联。他根据自己的条件兼学术家,杂糅各派,博采众长,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舞台上,他的演唱富有感情,挺拔苍劲,起初丹田;念白清晰,讲究喷口,咬字顿挫,富有音乐性;他的唱腔,酣畅质朴,苍劲浑厚;念白错落有致,不带偏见和常规的歧视的话,叫人赏心悦目。
周信芳学习艺术,善于对学习、借鉴的对象通过自己的头脑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与审慎的选择。它吸收了他吸收了谭鑫培以丰富的表情、动作刻画人物的性格、感情的方法,移花接木,融会贯通。唱念与动作的有机结合,让他将人物的千情百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敏捷利落,准确生动的做工有口皆碑,洒脱洗练的身段气势张扬。20年代,他除了向旧剧传统摄取营养外,还相信文艺,包括话剧、电影等社区艺术养分。革新与创造,开拓与雕琢,周信芳以其鲜明的特色汇成麒派统一的艺术风格。
而今,麒派是京剧丰富多彩的流派百花园中色香独具的一朵奇葩。它发源、生长、发展在南方的文化土壤里,特点鲜明,引人瞩目。扎根现代土壤,当我们再通过高百岁、王富英、陈少云的作品窥见“麒派”一二时,不知是否还会想起当年风云南国蜚声海外的麒麟童?不要忘记,“麒派”是属于周信芳的,浑厚苍劲的唱腔撼动着戏曲界,慷慨激昂化作音符不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