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线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的一句曲词。春来窸窣无声,细弱纤柔随风潜入。杜丽娘峨眉黛鬓,花枝微颤,水步飘摇来至后花园。莺语轻啼,曲调低回的声线,幽咽,婉转,惊艳,惆怅,薄凉……一个春闺女子,无限的清愁相思,须臾便跃上香颜,湿沉了水袖。“春如线”,缠绵的曲词。句如春,词如春、曲如春。所有的剧种,唯有昆曲,也只能是昆曲,一声弦音慢挑,春色便青烟袅娜,温软了云霁天光。人,朦胧迷醉于其间。阳春之日,只适合这样的曲子逶迤而来。
“春如线”,颤动的曲词。音随曲起,情随曲荡。一入心眼,即有千丝万缕的环绕缠绵,心仪微澜的绝好,鹅黄柳绿,摇曳而轻浮,微风和煦,丝绸般酌面,若有若无的疏朗清新。还是在铿锵的烟花红屑中醒来,人情与季节已撞个满怀,曲随心而颤动。
“春如线”,诿宛的曲词。怯冬日累积的浩荡,攒岁末的年事,累集空前极致,无论人心还是情感,家人及孩子们都天涯洒落,繁花兀长。一年一度的团聚,是要恪守的,不为流于世俗常式的沿袭,而是满载爱的情义,血脉融通的亲缘,从来都是阡陌簇生的野草,根须盘错相连,烈火燃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如线”,感恩的曲词。春心似箭,人心春归。记忆还停顿在年夜饭,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孩子倏忽就羽翼丰满,能独自的斟酌人情事理,面对鬓雪霜花的父母,仍觉得光阴还倦怠,可回望一下眼前的青春朝颜,真的感叹时间如白雨,飘忽而逝。孩子们新年贺词,皆是词真意切的对长辈回谢,对父母辛劳的感恩,对自己前途未来的展望与肯行,这就足够了。
“春如线”,回味的曲词。春思归,人思归。雌鸟衔虫喂小儿,春日流芳燕归来。哪怕她们飞翔在云天之外,但不忘一次落地的归巢缱绻,知道亲情是人生最丰厚的加油站。我想,我们的希望自会水远天长。春风化雨,消解一切的荒芜和负累,思归心曲入心扉。
“春如线”,恬美的曲词。佳节迎春来,情义随风起。情在意中,情在怀中,自是要和同学小聚,饭局,酒吧,接踵而至,像是割舍不下的友情,一一联动。灯光迷离斑斓,映照一张张不再年轻的脸。咖啡,红酒,绯红了心思,恍惚着时光,犹似逆转回韶华上好的昨天。时光也曾飞扬跋扈,也曾厚朴纯净,却都被世味打磨的圆润如玉,坚韧似钢。
“春如线”,梦寐的曲词。曲之意绵,词之梦境。总以梦想,心血,填充着光阴的缝隙,托举一方天,遮蔽一片雨,冷暖悲凉,清欢锦喜,慢慢的吐纳咀尝,消食散解为成长的养分。只是归来时,已然眉目清明,宁静安详,嬉笑调侃间,有温热的涟漪,在彼此气息里涌动,扩展。此去经年,友情,终将不离不弃,因为,那初始的相逢,就注定了一辈子的情意,注定了一辈子的情梦。
“春如线”,美妙的曲词。人生如歌,心海如曲。生命中总是有不能高歌的落寞,孤寂。左手承欢,右手黯哑,亦步亦趋中,隐匿着无法言曰的疼痛。一个人的成熟注定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得失总是兼备,我的失去,附以个人价值的殇。还好,有幸重拾文字,可以诉诸一份心境的抵达,灵魂的惜惜如许,这足以让这个春天曼妙丰饶,源于,心中有爱,眼里有流年。
“春如线”,柔情的曲词。音似天赖,曲如心歌。雕栏轩窗下,扯一段时光的锦缎,绾春光棉柔丝线,我素手匠心,做一次女红,绣缀一幅写意字画,用岁月风平,人心居安,来装裱这广袤的心间。独余一片留白,等你来题跋,如若,你恰巧也在春天,正是“春如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