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exr 发表于 2016-10-29 16:03:12

生命能承受什么

多年没有阅读哲学小说了。记得很年轻的时候,看《约翰·克里斯多夫》。感觉那小说的字字珠玑,感叹每一句话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感叹读了那本书以后对于人生命运和奋斗的理解。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敲开了什么样的大门?   

  没想到,出差途中,居然读了一本著名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是一位旅法捷克作家的代表作。因为这本书,米兰·昆德拉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活着的作家。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面一直泛着嘀咕,人们常说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会是什么?   

  哲学思考浓烈的小说,读起来颇为费力费心。一见钟情的爱情,对弱者的同情,让一对男女居住在一起。每个女人都渴望承受起一个生命的重量。当女主角找到书中男主角的时候,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就这么出现。病重柔弱的女人,出现在医生的住所,是天作之合。他们的结合,顺应一切。但是,这位男人并没有心系一人。他与前妻离婚以后,最不缺少的就是女人。这位如同飘来的女子,根本没有可能独占他。他频繁辗转在众多女人的怀抱。   

  假如一切就这样如流水一般缓缓经过,小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布拉格之春”发生,民主变成了事实上的。两个人在自己的祖国难以生存,逃到了中立国瑞典。在这里,他们没有熟人,没有任何背负的东西。真轻松。可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真的能轻松起来?女主角发现了丈夫的前女友。一段三角恋情,不是作者渲染的要点,善于摄影的女主角,找到了贡献自己热情的空间。她每天奔波忙碌,成了一个爱国记者。   

  男主角也是爱国的。但是,他的爱国是不作为。男女二人的纷争在所难免。女人离开了男人,去寻找自己的价值。没有了妻子羁绊的男人,好轻松!这一份轻松,让他心旷神怡。可是,没有了线的风筝,还能在高空翱翔吗?他的轻松,很快变成了沉重。当然,这是我肤浅的理解,远不能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准确地说,这本书我并没有完全读懂。碎片般的时间,难有沉静下来的思索。匆匆的翻阅等,不能体会作者的深意和苦心。   

  女主角离开了男人。她以为男人会不依不饶地追寻她。没想到,男人根本没有要找她的行动。男人也没有因为她的出走报复她。她轻松地出走,反而心里沉重起来。这一份沉重,就是缘于轻。以为是负担的爱情、爱人、配偶等,统统摆脱以后,还有什么?如果一个人连上面的所有一样也没有,活着的轻,显然不是轻松。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了,假如你还想背叛什么都无物可以被背叛,这样的轻,有几个人可以承受?   

  这本小说,不是心灵鸡汤。沉重的思考,让读者读得很吃力。一炮而红的米兰·昆德拉,其后的作品,部部都获得成功。这些不是偶然的结果,说明作者出众的才华。就像小说中,每一次男主角女主角出乎意料的选择,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许多重大的主题,用一个个貌似不起眼的轻描淡写,轻轻带过。他下笔越轻,读者的阅读就越重。要读懂他巧妙勾连在一起的“隐喻”、“陷阱”、“暗道”和“机关”等等,首先得承认作者的匠心独运。   

  人在旅途,没有身不由己。闲来读到这样的一本书,是居住书香世家最大的收获了,也是我这许多年来出差的最大收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能承受什么